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

必須要做出回應2

"兄弟象隊精兵政策帶領兄弟象重新奪下台灣大賽冠軍!!"
"牛獅熊該檢討了~!"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甚麼是精兵?到底誰又該檢討?
先看一下今年的比賽內容:


兄弟象在勝場數上超過了LaNew熊隊

不過這是當然的,不然怎摸拿總冠軍呢!
拿總冠軍的球隊成績應該要比較好............啊?真的嗎?
說這麼多沒有用,真相藏在數據裡,比較一下就知道了。
小弟僅取出LaNew跟兄弟有cover到的球季做統計,以打擊、投球、守備三方面來看看
並著重在本季與上季的差別,看看到底誰是精兵?
打擊
PS:左圖各項數據為了方便做比較
均做過處理
數字多少並不是重點
但能看出孰高孰低
如左圖所示
從CPBL-15年開始的攻擊數據統計到CPBL-21年結束為止
看的出來從CPBL-16年以後,LaNew的攻擊數據顯少低於兄弟過
雖然說今年大家一樣差勁,但我們都知道今年上半季用球事件引起的風波
從打擊說誰好誰不好也不過是50步笑100步


而且不單只是這兩隊,整個聯盟的攻擊都鳥掉,從下面的數據就看得出來:

BABIP : 0.306

FB% : 34.3%(FB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:17.9%)

LD% : 16.1%(LD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:76.95%)
PS:好可怕,實際砍到球心形成LineDrive只有16.1%,打擊是怎麼了???

GB% : 49.6%(GB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:24.33%)

IFB% : 19.4%(IFB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:6.4%)

HR/FB : 2.75%
這是對CPBL-21年上半季全聯盟的擊球數據分析,該作者發文時間為2010.06.15,雖然他並未提及數據統計時間區間,但可以感受到影響之巨大
LaNew的攻擊數據高於兄弟是不爭的事實


PS:底下所附數據摘錄自CPBL-兄弟象CPBL-LaNew熊
因為出賽場數不同,小弟將其進行整理後,所有數據均以出賽120場為基準而算出來的
後續為了方便比較,而把數據"縮小",以便在Excel的chart上面看出誰高誰低
字體顏色較淺者為實際數據

投球
從投球局數來看
其實LaNew跟兄弟的投手群工作量差不多
兩隊投手面對的打者數(BF)
兄弟象比LaNew少了48位
可是兄弟象整季的投手投球局數卻只比LaNew少了9局?
從四壞球/三振數/被安打數/失分/責失分這幾個變數來看
再加上考量到下半季兄弟象4個洋投的超殺表現
我們不得不說
兄弟象的投手在下半季屌到不行,而拿到1/2個總冠軍:

PS:投球數據沒有做以120場比賽的均一化處理,因為數據的差異並沒有大到在同一張圖表上放不下

外籍傭兵的洋槍大砲總是比台灣小鳥好用的多...真是甚麼都打的透的洋槍啊


PS:話說因為我常尿到馬桶外面去,現在只好改成坐著尿XD

守備
守備上的差距更是讓人不堪入目
也許這就是下半季兄弟象一飛沖天的key factor
請各位想一下
如同投球數據內所提到的
LaNew只比兄弟象多投了8局
面對的打者數比兄弟象多了48人次
守備機會卻比兄弟多了198個
而在助殺次數只多了139個的情形下
再把LaNew的失誤/三振/四壞/捕逸等算進來
我有理由相信兄弟下半季的守備幫他們拿下另外1/2的總冠軍

雖然我是LaNew的球迷,但真的不得不說:LaNew請多加油。

PS:同樣的,守備數據也沒有換算成120場比賽的數據,這樣就看的出來兩隊間的差距了...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回到文章的原點:誰是精兵?



這是精兵1號
這種精兵不要說打仗了
搞不好連槍都拿不動
可是站站安官還可以
所以他名正言順領國家的薪水

雖然說國家也沒有給多少錢他
但他也穿起了軍服



這是精兵2號
從他炯炯有神的眼神
標準的稍息姿勢
抬頭挺胸收小腹
即使後面站了個女生依舊不為所動
只為了扮演好軍人這個角色


他也是精兵
他也領國家的薪水




差別在哪裡?大家都當過兵,誰想的到精兵1號下基地甚麼活都幹過了(雖然說就憑他這鳥樣)?
試問精兵2號,請問你有沒有打過小蜜蜂?有沒有偷懶叫學弟幫你做東西?
不能否認兄弟象球員的奮戰精神與拼命練習的汗水,也不能說LaNew你們都是遜砲趕快找菜鳥來打球就能拿總冠軍
但若以今年兄弟象的戰績,就此請獅熊檢討,請問到底是要檢討甚麼東西?
恰恰申請成為旅外自由球員的那天,聽說象隊練球的氣氛怪怪的
Reference:UDN聯合新聞網
這種事情要低調搞?當然不是叫他大張旗鼓買蘋果日報的廣告昭告天下
但是他是有名氣有實力的球員,低調來是怎麼?怕被人家知道你是自由球員嗎?
當然,待在這種保守球風的球隊的確該低調處理,免的體檢報告被老闆充坑,說你有傷就扣你薪水。
該檢討的是球隊。該進步的是台灣棒壇與球團。應該要接觸更多新知的是上位者。應該要被教育的是台灣球迷。


PS:話說亞運棒球金牌戰那天,我跟我兄弟在Hooters看球,後面有個老伯一直幹譙
"怎麼打不到呢!" "挨呀!打的真爛啊!" "這種球那麼好接還失誤!"
打的是爛我承認,技術跟環境就差南韓一大截了,我相信球員們看到這樣也絕對不好過。
但球迷絕對絕對絕對不該以現在風行台灣電子製造業的"目標導向心態"看球賽,該加油的部分台灣棒壇還是要加油,看球開心就好
因為,球絕對不是像老伯您用說的那樣子打就可以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