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

跑步跑的有效率一點updated

2012.05
今年年初(2012/2月底)我買了一只手錶

為什麼要買那隻錶呢?

那個時候的我跑步跑得很勤,卻老是覺得,練跑的過程並沒有把心肺功能與肌力配合得很好
甚麼意思呢?我總是覺得很喘很喘氣快要上不來了,應該是達到心肺系統的max output了
但是我的大腿小腿卻還是沒有被訓練到的感覺
當然我有抽菸,這是一定有影響的,但心肺功能與肌力之間不至於差異這麼大吧?
為了能夠把壘球打好,所以我就買了一只心跳表來協助我執行訓練計畫。當然,還有戒菸計畫。

職業習慣使然,既然有量化工具,就手癢開始記錄各種數據,以便更準確地觀察自己的體能到底能變好到甚麼程度

最大心跳有逐步減緩的趨勢,想不到短短的一個月,就可以馬上讓我的心肺功能有所提升?
我不這麼認為。心肺功能是真的有變強沒有錯,爬樓梯不會批配喘就可以證明了。
但為甚麼最大心跳無法穩定維持下降的趨勢?我還在研究中,有甚麼心得都會在這裡跟大家報告。
而且,這段期間(2012/02~2012/04)我一直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,每次跑一跑就會打嗝,嗝裡面還有酸辣湯的味道...去給中醫生看,他說心臟部位的不舒適感與胃食道逆流多少有關係。疾病 V.S. 心跳的關係將持續觀察中。

而剛開始使用這只手錶的時候,我測了一下原本的跑步習慣。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跑這麼快啊!
或者該說,採用這麼快的速度,我太高估自己的心肺能力。
但是強迫自己一陣子後,就可以開始掌握身體的感覺,甚至可以決定速度。
對,我可以決定自己的速度。那在腦海裡會有一條清楚的界線,在跑步時身體的某個部位刻意出力就可以達到多少的速度。
我想,專業的跑者應該會有比我更精準的覺知能力吧!
再來看看跑步距離與Calories間的關係,也可以利用手表監測。
從3/12以前,感覺不出跑步距離跟消耗掉的卡路里有甚麼關係。很明顯,從3/14以後一定發生了甚麼事情,才會讓兩者中間有了關聯。
會是最大心跳嗎?
從這份資料上看起來不像,但是之前提到過,Heart Rate Monitor的穩定度不好,看來我得先把這個部分給解決了才有辦法進行把訓練進行得更精準。
這份資料很粗糙,但有做總比窩在沙發上看電視來的好。
之後我會再補上每日飲食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,讓這份訓練計畫報告能更完整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12.08
跟大家分享一下,最近的訓練心得:該吃的時候就吃,該睡的時候就睡,盡量放鬆心情不要被情緒干擾,不僅可以減輕壓力,訓練效果也會提升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本來就應該這樣的啊?這有甚麼好心得的?
這是很基本的生活必須條件,但是我發現我離它越來越遠了。
在發現這件事情之前,我的生活狀態算是很固定的了:固定時間吃、固定時間睡,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情。甚至連晚餐要吃哪一間便當的變換頻率都很固定。
跑步距離、跑步速度、熱身與收操以及後續的重量訓練課程也都是固定的。
但是我卻得到以下的數據,為甚麼6月份的狀況比3月份好很多?




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來,6月份的身體狀況非常穩定,最大心跳與平均心跳的標準差都優於3月,但是從心跳圖表觀察,3月份的紀錄幾乎沒有斷訊或者是感應不良,6月份就發生很多次感應不良。數據僅供參考,但我還是判斷6月份運動績效很穩定,而且能夠維持穩定的原因如上所述。
結論是怎麼做出來的?
在做結論之前,先給大家看一下在開始週期性游泳以後我的跑步紀錄圖
下圖中,前景的粉紅色曲線代表速度,後面有一條曲線代表心跳,兩邊的Y軸各自為兩個數據的scale





這裡有個很大的變數,就是心跳帶,詳如下圖。一個極度不穩定的東西。



心跳帶是個...痾...非常...非常容易發生異常的東西。電池快要沒電、感應面接觸不良或者手表接收訊號不好,心跳馬上就會從170變成0,我曾經帶著它作重訓,卻發現心跳一直是0,或者跑著跑著心跳卻越來越低,數據與身體的感覺不成正比。從2月底買了到現在(2012/8/31),就算換過電池感應還是不良,居然已經快壞了....而且原廠不提供保固,心跳帶壞了請自己想辦法,看是要買一條新的還是不用心跳帶等等。

因為心跳帶影響太大,所以數據只能參考用,但還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:三月的時候小弟犯小人,每天在公司裡面戰爭,身心狀況比較不佳,要吃沒得吃睡又睡不好;6月時小人退散,我每個禮拜游泳兩次,大約都是18:30開始,每次600 m。不過我錯了,小人跟笨蛋一大堆這種事情是不用懷疑的,但是隨意被這些東西影響得自己才是最大的笨蛋。
游泳的話,不是練競速游泳比快的,而是放鬆心情但集中精神,把大腦的焦點放在注意動作不要跑掉,並且盡量不換氣又注意心肺狀況的前提下慢慢游,固定游泳後吃飯。
集中注意力而且放鬆心情這個點是非常重要的,這件事情除了紓解上班的壓力外,它讓運動過程產生了最大的效益,而不是在時限內胡亂做完交差了事,這樣子無法替健康帶來最大效益,反而運動完會更緊張,好像又要趕場去哪裡似的。

6月時運動後的感覺比3月份好多了。就算沒有心跳錶,光憑感覺立馬就分出差異了。

各位運動愛好者與讀者們,你怎麼對待身體,身體就會怎麼回報你,請好好照顧身體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